我們專業從事臨床檢驗診斷試劑、醫療設備、醫用耗材的研發、生產與銷售
We specialized in clinical inspection diagnosis reagents, consumables, test equipment development, production and sales.
1. 病理標本:見于糖尿病及其酸中毒、動脈粥樣硬化、急性傳染病、急性腎炎、尿毒癥、骨髓瘤、休克、外科術后及輕度肝炎等。
2. 孕婦、臨產婦FIB含量較高可能超過正常值。
3. 纖維蛋白原分子結構異常的病人,凝固時間會偏短,致使FIB含量偏高。
4. 其他同PT、APTT縮短的影響因素(除第1項以外)。
b、復溶用蒸餾水及材料、儀器:
1. 復溶蒸餾水離子濃度過大, PH不合適。
2. 測定時使用的是玻璃容器。
3. 未配置內置穩壓器的血凝儀應配備外接穩壓器。
4. 儀器方面如血凝杯、磁珠不配套、不干凈。磁珠磁性喪失,有時表現凝固時間縮短。
5. 儀器預溫位實際溫度偏高。
6. 實驗器材(包括槍頭、加液槍)污染,建議使用一次性槍頭。
7. 血凝儀清洗不徹底,清洗液質量差或存放時間過長,或儀器內盛試劑用的容器不干凈。(如盛氯化鈣的杯子不清洗)。
c. 操作:
1. 應重新定標而未重新定標,如原標準曲線整體凝固時間偏長,測定結果會偏高。
2. 定標時濃度計算錯誤,把錯誤的高濃度輸入,結果會偏高。
3. 定標時不準確,各點離散大,個別點凝固時間偏長,又未剔除該點,致使標準曲線整體上移,致使結果偏高。
4. 雖然已重新定標,但未輸入儀器,則結果仍然是按原標準曲線對照后的結果。
5. 定標時未去掉儀器內原標準曲線,而是用原標準曲線測出標準點濃度,再輸入儀器,屬定標錯誤。
6. 一般FIB試劑盒測試時要求血漿預溫,試劑不預溫。若血漿試劑均預溫,有時會表現凝固時間偏短,結果偏高。
7. 定標操作和測定標本操作不一致,造成結果不準確。如定標時未加白陶土,測標本時又加白陶土;定標時血漿、試劑不預溫,測定時又血漿預溫,試劑不預溫;定標時血漿預溫時間和測定時預溫時間相差比較大。
8. 標本在進行10倍稀釋時體積過小,如10ul血漿加90ul緩沖液,誤差大。
9. 標本稀釋錯誤,如用蒸餾水稀釋標本,或標本稀釋的比例不對,造成血漿濃度過高。
d. 試劑本身:
1. 試劑復溶后被污染。
2. 校準品濃度不準確,如定值偏高,則測標本整體偏高。